7/4美國獨立紀念日。


以下的道理純粹因為剛剛花了十多分鐘想到的(包括恍神的時間也計算進去),
也許很老梗,沒有興趣的滑鼠達人可以直接按出來呦。






那就是說:所有事情的發生,或者物品被發明,
都是因為人這種物體而產生,
如果沒有了人,這些人造的東西都等於是廢物,
所有的規則以及事情的情境都是沒有意義的。


比如說:我不是因為有很多日劇,才應該去看日劇,
而是因為世界上有我這種想打發時間的人,
因此漫畫、電視劇、電玩以及電影被發明了。

而不是因為有了這部電影,所以我非得去看不可。
流行的事物也是一樣,他們也是因應著人而發生。


又好比說國中教育這回事,絕對不是因為人只要到了十三歲都應該去讀國中,
而是因為人很無聊,又需要學習這回事,
所以學校被建立了,教師被招考了,教科書被印刷了(注意這些都是被動語態),
而非因為有了學校、教師以及教科書(或者說將來要當有用的人),
而跑去念什麼國中,明星高中的。


這些都是因為人而產生的。


我這樣講得好像很人本,其實這些年人本被濫用了,
只要稍微的謬論就胡謅成人本,但實際上則是這個社會化的過程,
本來就是以人為本的,因為有了人類這玩意兒,
所以有了這些人造物,這是無庸置疑的。

就一些情境的發生,也是因為人有了這些能力了,
所以這些事物跑出來了,比如說工作,
絕非學校畢業後就一定要去工作,否則巴拉巴拉的,
而是因為「疑似」持有工作能力這種假影,
所以就去工作了,而工作也絕不是完全學習經驗什麼,
經驗只是使人類更順利的一種方便而已,
而非我們真正要的東西。


以上我講的東西有一個很簡單的名詞叫做「階段」。


人生的無趣在於,有時候在一個階段熬太久,
就像村上春樹說的有「剷雪」的感覺,
每天每天的生活就是像不斷的往外剷雪,不使它堆積而已。
所以當疑似具備某種能力時,又會進入另一個階段。
階段並不是必要的過程,這個年紀需要這個階段,那個年紀需要那個階段,
這些都太客套了,我認為應該是需要這個階段,
所以這個階段的生活就形成了,如此而已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u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